【Yes ! Sir !】
抬頭挺胸,是從小教導的姿勢與習慣,
能維持適當的姿勢,不彎腰駝背,並且給人有精神的外型表現。

不過,
在流傳數百年,並且被崇為養生健力的太極拳中,卻不崇尚抬頭挺胸,和現代的醫學微有相悖之處。

太極拳中,
除了先前講到的「虛領頂勁」,以維持頭頸關係的形容外,在身形方面,講求「含胸拔背」,是個與挺胸全然不同的觀念,含胸拔背的身形,是不硬挺出胸膛,使肩胛骨微向前伸展的姿態形容。

含胸拔背其實是個因果關係,要這麼看的:
從拔背開始,氣感與力感從腰際上接至背,使背部微微撐開,肩胛骨則被推至兩側微向前展開,造成含胸。

在這個姿勢下,強調脊椎的自然伸展與在張力收合間的微小運動,不同於挺胸僵直的姿勢維持,長久下來,比抬頭挺胸更能輕鬆維持姿勢外,同時微小的伸張收持,讓氣血循環更好,而且不會因為保持良好姿態,造成腰酸背痛、身形僵硬的窘境。

實際該怎麼做呢?

這身形的感受,必須有一定功夫的人才能明確感受到,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,就是站著或坐著時,先放鬆身子,不前傾後仰、不左右歪斜,並且保持好「虛領頂勁」的狀態下,同時在吸氣時,去感覺上背部因為吸氣緣故被撐開的感覺。

有人會問,怎麼都用感覺的?
沒有既定的、更有效的科學依據嗎?

太極拳是講求知覺、感覺的一套內家拳功夫,無法依科學方法有效地界定或測量氣感上運作;就像中醫針灸一樣,西方科學以後設角度來研究,讓許多事物都可依據 同樣的計量方式,來統計、重現與推廣,但在氣力感覺上,西方科學只能以果推因,去推測或界定針灸是利用神經傳導來治療,無法確實或有所根據地去闡述究竟為 何分為十二經絡、奇經八脈、遠針療法的連結與推導;對內家拳的太極拳而言,學習中也會感受到身上氣感帶來的熱脹,以及這些氣感帶來的姿態上、感受上的多種 影響。

然而沒有辦法以西方科學的方式來做出科學統計,只能以結果的影響來推測原因,因而無法有效且全面地對這些讓身心有益的運動或醫學,做出判別定論與推廣。

 

 

----
謝謝大家持續支持白目Goody創作與分享唷!!
所有的創作動力來自大家的支持~

白目Goody版 Line貼圖 NT$30 (US$1)

Goody Line貼圖 敬請下載 多多使用喔~
讓白目Goody共享你的生活喜悅與經歷,
與朋友互動更加有趣唷~

iPhone / android 版: line://shop/detail/1011506

販售網頁版:
https://store.line.me/stickershop/product/1011506/zh-Hant

詳細下載方式
請參閱Goodz論壇白目Goody專頁:
http://www.goodz.tw/modules/newbb/viewtopic.php?topic_id=6405



blog_banner  


 
      喜歡白目Goody嗎?

白目Goody請你
分享給好朋友們唷!!
 


【Goody樂生活】 FB粉絲團  
 邀你一起同歡唷!

arrow
arrow

    安德魯綠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